第一部分 职业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基本知识
1.什么是职业本科?
职业本科是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更侧重于职业技能的培养,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旨在培养具有解决技术应用与技术创新较复杂问题能力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2.职业本科发展规划以及现有规模
2014年,《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首次提及“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2021年,《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
2023年全国职业本科招生8.99万人,比上年增长17.82%。2024年6月,教育部公布正式获批的职业本科院校数量已达到51所,包括23所民办和28所公办院校。
3.学校参加职业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条件是什么?
(1)有 3 届以本校名义招生的职业本科毕业生。
(2)当年没有被限制招生和暂停招生。
(3)公办学校生均拨款水平不低于 12000 元。
按以上要求,海科大应于 2024-2026 年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4.职业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目的与意义是什么?
答:一是有利于促进学校改善办学条件,规范教学管理,加快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升教学质量,更好地为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二是有利于政府了解和把握高等学校的办学状况,对学校实施宏观管理和分类指导;三是有利于促进社会参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评价和监督高等学校职业本科教学质量;四是有利于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学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5.评估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
6.学校测试评估在什么时候?
学校作为全国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测试评估学校,评估时间为2024年11月24-28日。
7.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24项,主要观测点50个。
一级指标是:党的领导与办学定位;专业、课程与教材建设;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与利用;质量管理;学风建设与学生指导;职业培训与技术技能积累;教学质量。
8.评估核心内容可概括为“4321”
“四个促进”“三个基本”“两个突出”“一个引导”。
“四个促进”:促进经费投入,促进办学条件改善,促进教学管理规范,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三个基本”:办学条件基本达到国家标准,教学管理基本规范,教学质量基本保证;
“两个突出”:突出为区域(行业)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突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一个引导”:引导新建职业本科学校建设并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9.职业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专家组的主要任务是?
(1)进校前,审阅材料。
(2)进校中,全面考察。一是深度访谈;二是听课看课;三是考察;四是审阅;五是走访;六是诊断;七是交流。
(3)离校后,形成考察报告。
10.专家进校前学校工作要点有哪些?
一是加强学习,提高认识;二是对照指标,改进工作;三是加强管理,提供保障;四是总结工作,准备材料;五是填报基本状态数据;六是撰写自评报告;七是专项培训,提升迎评能力;八是改善条件,优化育人环境。
11.教师应该做哪些准备?
(1)学习合格评估相关文件。
(2)清楚承担教学任务(课堂、实践等)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持度。
(3)严谨治学,精心备课,准时上课,讲好每一堂课。
(4)积极参加评估专家组织的座谈会及访谈、听课交流等,回答专家问题时结合学校实际,有思想、深度和内涵,宣传学校特色、优势、亮点;谈不足之处,要从大局出发,回答建设性意见,忌一味否定或发牢骚。
12.教师座谈会一般有哪些内容?
(1)本院本专业职业本科教学改革情况,措施及成效;职业本科教学特点;培养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特色。
(2)学风、教风、工作作风情况。
(3)职业本科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情况。
(4)多媒体教室(智慧教室)、实验室情况。
(5)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管理和使用情况。
(6)特色师资队伍情况,青年教师情况,教师培养培训情况。
(7)教学管理情况、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情况。
(8)与职业本科教学工作密切联系的其他问题。
13.合格评估指标中所称的“实习基地”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1)实习场所是稳定的。
(2)有明确的实习实践教学目的和内容。
(3)有稳定的实习指导教师和辅助管理队伍。
(4)有师生参与的科研和技术革新活动。
(5)有开展因材施教、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实践活动。
(6)场地和设施能满足实习教学需要。
第二部分 职业本科教育关键词
1.产教融合。产业和教育的融合,是一种将产业资源和教育资源紧密结合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旨在更好地满足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使教育更贴近实际产业需求,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2.职普融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两种教育类型相互融通,打破教育系统内部壁垒,实现两类教育资源共享、教育模式协同、教育成果互认。
3.科教融汇。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汇聚。强调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的深度结合,旨在通过高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两大功能的相互促进与结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科研能力,注重科研工作与成果反哺教学。
4.教育家精神。体现在优秀教师身上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这是新时期中国优秀教师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5.四有好老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6.四个引路人。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7.四个统一。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
8.三全育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
9.五育并举。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同向同行同心同力,同频共振,是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养的必由路径。
10.课程思政。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教育教学理念,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体系育人格局的形式实现各类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第三部分 校情篇
1.校训:科学、务实、厚德、创新。
2.现任党委书记、政府督导专员:杨海。
3.现任校长:张洪田。
4.办学历程:2008年开始高职专科办学,2018年12月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大学,2019年开始职教本科办学,2022年4月获得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22年4月入选海南省高水平职业院校;2022年12月获批海南省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5.学校占地面积; 约2403多亩。
6.学校建筑面积:约97.61万平方米。
7.现有教师:约1700人。
8.学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多大:约3万人。
9.学校有多少个社团:约73个。
10.学校有多少个专业:职业本科专业27个、专科专业45个。
11.有多少二级学院和教学部:现有11个二级学院和7个教学部。
12.基本职能定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
13.办学类别定位:理工类。
14.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职业教育为主,兼顾专科职业教育,创造条件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15.专业定位:构建以工科类专业为主,以航运技术、智能制造、现代化工和信息技术等专业群为特色,医药卫生、财经商贸和文化艺术等类专业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专业体系。
16.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海南,面向行业,辐射粤港澳大湾区。
17.办学形式定位:全日制学历教育为主体,兼顾非全日制学历教育和社会培训服务。
18.发展定位: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与海南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高水平职业本科大学。
19.发展目标:到2035年,把学校建设成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工科特色鲜明、引领我国职业本科教育发展的示范性现代职业大学。
第四部分 专家深度访谈参考提纲
1.教师访谈参考提纲
(1)学校的校训、办学定位是什么?谈谈你对这方面的认识?
(2)谈谈你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理解。你校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体采取了哪些做法?
(3)你在教学中是如何进行教学方法、手段与学生能力培养改革的?
(4)你校在教学质量监控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5)学生实习工作如何开展?你参与吗?你是怎么指导学生的?
(6)谈谈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者的关系。科研如何反哺教学?你参与的社会服务有哪些?学校职业本科教学工作地位如何?
(7)你校培养的职业本科学生有什么特色?
(8)校风、教风、学风情况如何?谈谈对教师风范的理解和做法。
(9)谈谈围绕学生能力素质(专业能力)培养开展第二课堂情况?
(10)你校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和阅览室使用情况如何?你校多媒体课件研制和使用情况如何?
(11)学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项目有哪些?学校和企业共建了哪些平台?
(12)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管理和使用情况如何?
(13)谈谈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情况,青年教师培养情况?
(14)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情况如何?教学管理怎样?
(15)学校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监控是如何开展的?
(16)在学校的迎评促建过程中你做了哪些工作?
(17)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应该如何提高?
(18)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19)学校在教师进修、提高“双师”素质等师资培养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及其效果?你本人参加进修、培训、下企业、挂职锻炼的情况如何?
(20)你所在学院有哪些专业负责人?教师梯队建设情况如何?
(21)学校在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监控方面的具体措施?效果如何?
(22)你认为所在学院在教学方面还存在什么问题?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及改进的思路?
(23)学校在教学研究立项与管理方面的政策有哪些,你所了解的学校教学研究成果有哪些?
(24)作为专业教师,你认为在教学工作方面目前最欠缺的是什么?怎样提高最有效?希望学校能给予怎样的支持?
(25)你教授的课程是着重培育学生哪一方面的能力?作为教师,你认为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中应做哪些方面的工作?
(26)学校岗课赛证育人模式有什么特色和成效?
浏览量: 71